高考如今成了孩子们最重要的考试之一,如果说高考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,那考出理想的成绩就是人生路上最公平的决战!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了降分录取,尤其是985、211学校,给了很多学生进入名校的可能性。
而随着录取率的下降,现在一些双非院校也开始实行,而最近就有一所双非院校也开始实行了降分录取政策,这所双非学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要达到360分才有可能进入复试,这么高的分数就能进入复试,说明这所学校的研究生考试录取率太低了,所以想考研的同学看看这所学校是否值得考。
提到考研,就不得不提到985名校。根据报考数据显示,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大学985院校,其次是清华大学,接下来的是人大、浙大、复旦、上交、厦大、南大、中大等。但是双非院校呢?报考率相比于985都低很多。除了985之外,双非学校报考率更是低得不可思议,读研基本就是拼高考,研究生就是拼高考成绩高低,985、211考上的可能性都非常低,中国的研究生考试基本属于“竞争优势”的竞争。
报考985院校的人数也是众多的,所以会导致,有很多不是985的学生,被拉到差几十分就能读研。专业课的考试难度又非常大,想考上研究生难度极大。那么就有人说了,全日制研究生跟在职研究生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考呢?事实上,研究生又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,双非院校毕业后想进入985名校深造,还是比较有优势的。
非全日制985名校,录取率还是比较高的,报考的人数非常多,考研基本上最后才公布录取名单,真正看到的是一些所谓的“保送”名额。想考非全日制的学生可以参考下全日制研究生。另外,对于报考双非院校的专业,也需要多多考虑下,双非院校招生人数少,分数线低也是有优势的。政策改变了又会有新的一波挤破头的考生来考,也总会有学校改变政策了。
我跟认识一个外校考中国政法的(他就是考了两年还没考上北大法学院研究生的人),就是法学硕士报名分数达到360,但是复试表现不好,没能被录取。有的学校一个专业一年招多少人,难度就跟考研人数相近。反之,考个名校,难度大涨,过线的人又少,不容易挤破头。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没有区别。但是双非考上研究生的几率真的不高,很多人一旦报考,考的只是想改变命运,而不是想考上清北人的热门专业。同时,各个学校并不是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视同仁,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也有学费的差异,这就导致双非出身的一部分同学即使想报非全日制,也只能报调剂。
比
如法律硕士可能会出现一志愿已经录取的同学,二志愿调剂,录取的人数是调剂进来的同学,而不是报考这个学校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