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逆向考研”竟成趋势,名校生纷纷报考双非院校,图的是什么呢

??大学生参加考研的数量突飞猛进,在12年前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只有140万左右,而现在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万,翻了不止几倍。可见近些年考研是有多“内卷”。

考生们为参加考研也算是历经艰难了,有的同学为了一遍又一遍刷题复习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身体素质不太还得学生,久坐之后还会出现“水肿”的现象,皮肤一按一个坑。

“逆向考研”竟成趋势,名校生纷纷报考双非院校,图的是什么呢

万事都是贵在坚持,能够坚持学习、坚持复习不落下每一节课的学生,最后才有机会登上最高的山峰。如果学生们能够得偿所望,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,付出万分的努力也是值得的。

我国的985、211名校也有100多所,“双一流”高校也颇多,但是在国内的众多大学里,这100多所的重点高校就显得鹤立鸡群了。毕竟能进入名校读书属实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。

很多学生在本科择校时就没有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院校,由于种种原因和名校失之交臂。学生们就想通过考研刷新自己的第一学历和第一院校,刷新自己的履历。

部分有着远大理想的普通本科生们,就算挤破头也要考上一所名校,尽管竞争压力巨大,但也是不畏困难勇往直前。相反,近几年竟然出现了“逆向考研”的情形。

“逆向考研”竟然成了大学生报考院校的新趋势,名校生纷纷报考双非院校,很多人不理解,图的是什么?其实很多考生也听过“过来人”的讲诉,说考研不考名校。

一听到这个说法,很多学生开始反问,人不就是要追求更高的层次,向更优秀的方向努力吗?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而言还算说得过去,可以选择和自己本科学校等级相近的院校报考。

可是对于那些985、211和“双一流”高校的

学生而言,“逆向考研”是不是有点亏大了!为什么学生要做降级选择呢?更会给人一种不进则退,不思进取的想法。

2023年的考研报名已经开始,意外的是,考生选择双非院校的人数大大增加。重庆理工和长江大学这样的双非院校,报名人数增长幅度竟超过了50%,而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名人数增长幅度只有4.3%。

名校含金量虽较高,但学生越来越回归现实,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院校

很多人开始表示“我不理解”,即使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有着质的飞跃,但是双非院校的报名增长幅度跨度也太大了,因为这些报名考生中,还存在这不少985、211的名校生。

在广州大学新生入学中,就有部分来自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985名校本科生。可见名校含金量虽较高,但学生越来越回归现实,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院校。

其实,不少考生认为,与其选择一所德高望重的名校,一战还不一定能上岸,还不如直接选择一所稳赢的普通院校。毕竟错过一次机会,就要等到明年了,时间和经济上都是很大的浪费。

还有考生则认为,名校虽然让人仰慕,但是不一定适合自己。很多普通学校也有突出的专业,同样可以学到本领。没必要大费周折,非要为了名誉而为难自己。

专家指出,考研选择专业优势要大于学校光环,提升能力才是硬道理

“逆向考研”不仅说明了考研的竞争激烈,还反应出了大学生们也开始向“务实”的方向靠拢。专家指出,考研选择专业优势要大于学校光环,提升能力才是硬道理。

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表示,很多学生追求名校光环,甚至不惜时间和精力选择继续“二战”、“三战”,但这并不是考研的真正目的和意义,也并非是理性的考研。

学生以提升学历作为考研目标,会加剧“考研内卷”。而且学生们要知道考研的真正意图,学生在选择本科院校可以追求名校,选择实力比较强的高校,接受通知教育。

而到了研究生学习阶段时,就需要选择专业实力扎实的学科和专业,能够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,提升见识。其实很多双非院校也有重点专业,教学实力和师资力量也是不一般的。

笔者寄语:随着社会的发展,教育也在与时俱进。大学生们都经历过高等教育,对于事情的处理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。学生们追求理想的心和坚持的毅力也要继续发扬,向外界传递正能量。

【话题】如果是你,在报考时会怎样选择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

记得点一点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!

(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推荐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|京ICP备2022015867号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