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于近日印发《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》,明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,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7日。
重要时间点
全文
网上预报名时间: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,每天9:00—22:00
网上报名时间: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,每天9:00—22:00
准考试打印时间: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
初试时间: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(每天上午8:30-11:30,下午14:00-17:00)
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7日进行(起始时间8:30,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,不超过14:30)。
附:过来人告诉你,哪些考研的坑应该规避?
以下转自公众号:考研兔 仅供参考
1-6,24-39 为考研初试前,考试中有可能出现的坑;
7-10 为数学复习中可能踩到的坑;
11-15 为英语复习中可能踩到的坑;
16-22 为政治复习中可能踩到的坑;
23-25 为专业课复习中可能踩到的坑;
(我把这里的“坑”理解为个人考研中当时没注意到的,后来总结时追悔莫及发现当时该注意到且容易被忽视的注意事项)
1.有自觉性就不用报班,报班的大多最后是心理安慰,自己做好计划按部就班学最好;
2.一天在自习室待多久不重要,重要的是真正学进去多长时间。勤奋决定的是复习效果的下限,专注决定的才是复习效果的上限;
3.学长学姐以及公众号的经验可以看,收藏的牛逼经验帖再多,不如踏实选择一个合适的坚定做下去;
4.不要带手机去教室,否则回宿舍手机可能没电而做题进度没有推进;
5.复习计划安排的任务的再多再满做不完跟你没关系的,踏实点,按照能做完的量给自己安排。
6.心态这东西有点重要,上了考场你就是王者。别让考场紧张的气氛吓倒了,因为你前后的考生可能只是重在参与而你却看他们胸有成竹;
7.李林老师的考前模拟卷有时间还是得做做,从真题的思路看待考点、出模拟题的路子还是迎合出题老(tou)师们的;
8.基本的数学能力(比如计算能力)很重要,能力不好的看一眼题感觉贼简单,但就是做不出结果;
9.做透一套试卷比反复但不总结地做10遍有用,研究透近几年真题比模拟30年真题有用;(“透”指的是从真题中任意拿出一道题你知道考察哪些知识点,坑有可能设在哪、你下笔做能正确的在合适的时间内算出最终的正确结果,而这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)
10.嗯,考研老师的高数视频好,考研老师的线代视频好,王式安老师的视频好,考研的复习全书好,考研的线代讲义好,王式安的概率讲义好,考研的真题大全解好,最后别忘了李林还有押题;
11.英语真题研究透足够了(做透要求其实很高的,单词你得都认识,句子你得都会翻译);
12.英语作文请认准考研王江涛老师;
13.单词得背到考试上场前哦;
14.完型没做前听说好难,做好单词、语法的复习功课之后做起来好像也就是那么回事;
15.不得不说讲英语,考研的老师还是强啊;
16.政治视频要看的话,考研;
17.政治基础阶段复习的知识点在老师押不到题或者被反押时很有用的;
17.政治选择题要好好刷呀,可以刷1000题,优题库;
18.政治大题开始准备时买了好多本,不过。。。你没时间背呀。
19.政治真题最好也是要模拟的,敲黑板(bangbang),不然你可能心里嘀咕:emmmm…..咋跟我做的肖四,肖八选择题套路一点不一样捏;
20.网传“天涯配肖四,考研440″,当然有人能做到,但作为大多数人的你应该做不到;
21.肖四的大题押对了几道(说几道的都有),考研小黄书押对了几道(说几道的也都有),总之他们的大题你背熟就好,有时间最好都背啊(不过人家知道你没时间);
22.选择题别光做肖四,不然四套选择平均40分以上你会膨胀的(上考场之前你觉得你天下第一,上了考场你不光怀疑老师,你还怀疑人生);
23.专业课请认准学校历年真题(不是让你背题,是看考察过哪些知识点,易出哪些类型的题,常考哪些知识点,复习起来好有重点);
24.前期基础复习把知识点复习到位(知识点你得记住吧,得会做题吧),后面做真题很
轻松哒;
25.你想看的考研视频,考研兔公众号上大多数都有;
26.学累了去体育场跑跑步,保重身体,备考中如果生病真滴很费时间;
27.关于选择,选择学校时别光想着高考时的目标,想想自己的学习能力,参考你们学校考上的学长学姐的去向,选一个你点一点脚能够得着的学校,不然你有可能在坐滑梯;
28.选择之后就别轻易更换了(考研群里每天讨论爆炸跟你没关系,你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复习);
29.有的学校专硕,学硕培养还是有区别滴,有的学校区别不大。选择之前多问问自己为啥读研,想读博,研究生毕业之后打算就业还是读博呀;
30.北上广是好地方啊(择校究竟为了专业,还是为了地域,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好的问题。不然到了考点,有的同学发现自己进了城,有的同学发现进了山);
31.复习的时候就不要再想别的,什么别人的评论,什么别人的目光;
32.带好身份证,准考证,定好中午要吃的饭;
33.考试那两(三)天中午记得要睡午觉,也别迟到;
34.对了,记得考完一门扔一门(亲试有效),考前也要复习(根据个人情况);
35.考完试如果有人要跟你对答案,你可以打死他(不是真打死啊,开个玩笑而已);
36.如果考研机构靠谱,可以在那订房;
37.如果你考完最后一门坐车回自己的学校,发现车上大多是考研的同学。你望着车窗外的风景,发现心情好像才释然了一些;
38.有问题可以跟同学,研友,老师交流,他们的一句话可能会帮你省很多时间(鸭梨干嘛自己吃这么多,分一分大家都有不好嘛);
39.总之,备考前搜集信息认真做出选择,备考中意志坚定心态稳住做好合适计划认真完成,考试前做模拟做好准备工作,考试中不慌不忙不乱稳定发挥,考试后做好总结放松后准备开启人生下一段更精彩旅程;
纯干货!!!看完至少能节约考研er浪费的80%时间!!
历经两年备考,第一年踩坑无数,今年只复习4
7天,一战总分400+,已上岸人大金融。
考研没有想象得那么难(顶尖名校另说),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没有经验,走了很多弯路,我把自己的血泪史都分享出来,希望帮助到大家。
以下是整篇回答的结构:
1-3 关于考研定位择校
4-9 复习方法和规划
10-12 政治复习
13-15 英语复习
16-18 专业课复习
19-23 考研心态调整
1.“选择比努力更重要”,这不是鸡汤,这不是鸡汤,这不是鸡汤。(重要的事说三遍)
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绝对公平的,最后的结果未必配得上你的努力。
其实还是有点后悔嗑了两年人大金专,金砖一直是神仙打架,今年居然推到了402和397(各位神仙辛苦了…)
除了对某学校某专业有执念的同学,大家真得可以拓宽思路,去选择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专业和学校,其实也不乏很多性价比极高的选择(譬如中科院,财科所,商务部等等设立的的研究院,个人见解轻喷)
2.衡量考试科目是否适合自己
数学不好的,尽量绕过,我就愉快地选择了396。
专业课上面,最好选本科阶段学过的科目,有底子的话真得可以节省很多时间
英二确实比英一简单
3.跨考不易,但不是没有可能,只是要付出更多,承担更大的风险。
如果不是对本专业深恶痛绝/本专业确实不好就业/对未来已经有明确的规划/确实喜欢要跨的专业,我不建议跨考。
4.不要照搬网上的经验贴和推书。尤其是推书!!
首先,每个人基础不一样。英语底子好的,直接上手真题,可是大部分同学,还是要老老实实背单词的。
其次,大家都用的书,真得未必适合你。我之前看396经验贴,10个里面有9个推了数学精点。买回来傻眼了,题目质量确实不高,而且不太像真题。
5.关于选参考书,应试是第一点,自己顺手是第二点。
不要管别人用什么,只要不搞错方向了,能帮助你巩固知识点的就是好书。
6.不要纠结沉没成本
买错书是不可避免的,不要想着买都买了就将就用吧(这是在备考啊!不是买零食)
只要在一堆书里面,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,把这一本吃透,就很好了。
作为数学渣渣,396的数学我大概买完了市面上比较有名的参考资料,一共六七本的样子。最后只是认真做完了一本而已,算是比较贴真题也比较适合我的书。
7.个人不是很建议报班
现在公共课名师网络资源满天飞,而专业课之深奥也不是听听辅导机构的课就能搞懂的。
所以归根结底,还是要靠自己。公共课(尤其政治)听听网课,买几本高质量的参考书,专业课把教材认真看3遍以上,真没必要花几万块钱。
8.大的复习规划要有,但没必要精确到时分秒。
其实刚开始备考的几个月,大家都很懵懂,一开始就列个精细无比的计划完全不现实。
很多时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,往往到了下一个阶段会发现之前的计划完全是不对的,这才是常态。
至于那种几点几分几秒要看什么书…完全是写出来给自己找难受的,有时候看到专业课的大块知识点,根本停不下来。可以给自己一点弹性的。
9.作息规律很重要,不要突然一天熬太晚,熬夜真得有惯性。
不需要比谁起得多早,早起困难户8-9点正式开始学习完全ok(有些人就是6点起毁一天),只要保证能每天坚持 带着脑子 高效学习 8h,你就已经打败了85%的竞争对手!什么时间段并不重要。
心态再爆炸,也要逼自己好歹看一点,最好不要一整天不碰书,偷懒也是有惯性的(血泪教训!)
10.政治可以早点开始准备,但是11月之前完全可以不管大题,甚至等肖八肖四上市再背书,完全来得及。
一来,9月之前新的政治大纲没出来,背了也可能白背;
二来,背那么早,后面你还能想起来多少?
三来,政治大题真得能押中题的,背大师的押题至少比自己一开始瞎背要好吧。
11.政治网课强推考研!!!原因不多说了,跪求大家去听一下他的课,绝对会爱上他的!!(基础班可以跳过,直接听强化班)
12.政治大题,肖四+考研20题完全够用了,15天左右可以攻克
肖四基本上能押到2-3个原题,可以救命啊!肖八做做选择题就好。
考研20题用来应付没押到的部分,考研老师是讲解大题知识点和大题思路,背下来绝对不会没话说。
13.英语单词很重要。一个单词看5遍,一次5s,比只看一次,一次看5分钟的效果好得多得多得多。
一个单词,不要指望能记住所有的生僻义。查下词典,有的单词能有30个意思!!选2-3个有实际含义的意思记住就行。一般来说,真题中没考过的含义不太会考。
单词书反复看,顺序,乱序,倒序都来几遍。
14.英语,只做真题,只做真题,只做真题。
英二的大神们,宁做英一的真题也千万别做模拟卷。质量真的差了真题十万八千里。
一篇阅读做10分钟,分析两小时是很正常的
实在没题做了,就去做第二遍吧…
如果是基础确实弱的,可以在前期挑着看一些题源文章提高英文阅读的语感和思维(推荐一个学姐的公众号:经济学人考研英语学姐是我的朋友,每晚都会发送一篇高质量的文章,而且还静心挑出了重点词汇和长难句,比网上倒卖的一些资源精致一百倍!)
15.英语作文,背下20篇是不可能的。
把不同类型的作文,多看上几篇范文,积累几句长难句,背下亮点句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。背全文是英语初学者,还不知道怎么谋篇布局的做法。
尽量自己动笔写,实际上自己写过的句子(是写不是抄),才是记得最牢的。
16.专业课没有太多的方法论,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
专业课就是考功底了,是最难的,决定成败的科目。花在专业课的时间要比政治英语多得多。
不要浅尝辄止,要理解透彻,理清来龙去脉,构建知识体系。这样考场上才能快速反应,写出最有价值的文字。
17.一定一定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真题。
考研不比高考,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都是自己命题,因此不同学校的风格千差万别。
把书看了2-3遍之后可以试着去做真题。了解真题的形式和风格会对专业课复习有很大帮助。
18.专业课一定要有自己的笔记本。
不要想走捷径,自己认认真真花一个月写笔记,比从师兄师姐买笔记的效果好一万倍!!!
记笔记的过程,是思考一个知识点,理清一个章节甚至全书知识体系的过程。而且,后面对着自己的笔记看书,速度能提高好几倍。
19.不要和别人赶进度,尤其是前期
其实,考研备考最痛苦的过程是第一二遍,越复习到后面,会发现速度越来越快,知识越来越简单。
前面走得慢一点,稳一点,效果往往更好。当然,前提是你按着自己的复习规划来,不能在后面发现时间不够用了。
20.不要因为某一天做题感觉不好而自闭
我英语阅读最多的时候错6个,最后还不是全对。专业课选择题经常错一半,大题也完全一脸懵逼,最后也考了125+。
不是吹嘘自己考得多好,只是想说,过程真得没那么重要。其实,平时错得多,反而是好事,一是发现了自己的短板,二是给自己危机感,不要松懈掉。毕竟,最后只是看你考场上的表现。
21.可以选择一个靠谱的研友,但不要依赖别人
考研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历练。前期进不了状态的话,可以和研友一起自习,这样至少不好意思半天半天地玩手机。
但是后期进入状态之后,你心里清楚自己大概到了什么程度,离目标分距离还有多远。这时候完全不需要依赖别人了,学习变成了自发的。
22.备考期间保证作息规律~越到后期越不要随便熬夜,千万千万不要感冒!
否则中断复习进度的话会很麻烦~严重的话可能还会错过考试~记得随时备好板蓝根,哪天吹风着凉了立即喝!考研久坐不动容易消化不良,可以喝点三黑粉,助消化和养精气神效果很好~我之前喝的是小马磨坊的,感觉黑芝麻和核桃量还比较足。
如果哪天状态不太好,比较疲惫的话~就出去走个两圈,适当运动下转化心情(频率不用太高)
23.考研备考一旦开始了,就请千万千万不要放弃。
初试前20天,你还能背下政治大题,你能过完一遍单词,你能把厚厚的专业课整体复习一遍,你能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。
一切皆有可能。
知乎首答,写得仓促,没想到的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都会回复的。
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的话,请留个赞吧!(笔芯)
以上。
如有雷同,纯属我本人。
摘自博雅数据库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